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全省助残科技研发、转化、应用,大力发展助残领域新质生产力,强化助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省残联等11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举措,推进科技助残工作。
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科技厅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民政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商务厅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4月5日
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科技助残部署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强省建设的工作安排,加快全省助残科技研发、转化、应用,大力发展助残领域新质生产力,强化助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结合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做好助残科技需求征集
(一)加强助残科技需求日常征集。组织残疾人专门协会等分类别征集不同类型残疾人对助残科技的需求。面向残疾人康复、托养等服务机构和助残相关企业,征集残疾人工作领域助残科技需求,掌握科技研发应用现状。建立助残科技需求征集工作重点联系点,将需求征集纳入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
(二)建设助残科技攻关需求项目库。积极搭建助残科技需求智能征集平台,广泛征集助残科技关键技术攻关需求,梳理建立技术攻关需求项目库,定期发布需求并征集技术解决方案。对残疾人亟需但尚无相关助残技术的,积极推动技术突破;对已有助残技术但尚未转化产品的,积极推动技术转化;对已经转化但产品尚不完善的,积极推动改进助残产品、降低产品成本;对已有的可靠技术和助残产品,积极推广普及。
二、推动助残科技研发创新
(三)布局建设助残科技创新平台。持续提升全省生殖健康、脑科学等重点领域高能级平台建设质量。支持康复大学建设全省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神经康复重点实验室、人口健康公共政策软科学研究基地等平台。支持相关高?;嵬∧谟胖噬笠倒餐ㄉ枳橹蹈床牧嫌肫餍瞪蕉」こ萄芯恐行?。支持助残产品制造企业加强与国家和省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型高校等机构合作,对助残产品制造领域的科技企业在“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建设中予以倾斜。
(四)培育助残科技创新主体。组建由助残科技企业、高水平研究型高校、科研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等构成的科技助残产业联盟。积极发挥高水平研究型高校、科研机构优势,提升助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快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助残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资金研发投入、科技攻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嘤胁分圃炝煊虻淖ň匦轮行∑笠?,在技术创新决策、资金研发投入、科技攻关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通过促进发展助残服务,实现业务成长。支持助残科技企业工业技改提级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助残产品制造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残疾人服务机构、服务队伍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加强助残技术产品研发。加大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自然基金等科技计划项目对助残领域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跨学科跨领域开展重大致残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控机制等基础研究,推进重大致残疾病防治及康复、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等关键技术研发??故?、失智、孤独症等各类别残疾人智能化康复装备与技术、智能化护理装备与技术、残疾人体育器械装备、智慧化环境设施与部件等方面的研究,择优纳入省级科技计划支持范畴。加强助残领域相关技术标准、服务规范等建设,为科技助残产品开发设计提供标准指引。
(六)推进重点助残科技攻关。聚焦满足残疾人助行、助视、助听、导盲、居家环境控制、无障碍交流等现实需求,遴选智能轮椅、智能导盲设备、智能辅听装置、家庭服务机器人等硬件产品以及头控、眼控、声控等智能组件设计项目,孤独症综合干预疗法、智能康复评估及训练系统、言语矫治康复评估及治疗标准规范等软件、技术,对上述能较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项目,系统布局科技攻关。组织开展科技助残创新创意大赛,促进助残技术和相关产品研发。鼓励助残领域“订单式研发”“众筹科研”,扶持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
三、加速助残科技成果转化
(七)加强助残科技成果信息收集与发布。支持助残科技成果进行登记,引导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等梳理科技成果资源,实现助残科技成果信息汇交。适时发布助残科技成果信息,促进信息共享。充分发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中国(山东)”网站作用,将侵犯助残科技知识产权等失信行为记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八)推动助残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支持助残科技成果纳入“山东好成果”遴选。依托山东科技大市场为助残科技成果提供挂牌、路演对接等服务,促进助残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加大培养技术经纪人,为助残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在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建立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产出更多助残科技成果。支持符合条件的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国家级康复辅助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优化科技助残医疗器械审批服务,支持省级检验机构为主体,其他检验机构、企业自检为补充,提升检验检测和质量评价能力,推动产品转化上市。
(九)打造助残科技产业创新高地。在科技助残基础较好的设区市先行先试,推动建设科技助残示范产业园区。建设高能级助残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助残科技创新主体、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场景供给、体验反馈、应用推广等一条龙专业化服务。支持在助残产品制造领域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开展助残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聚集助残科技创新企业,完善科技助残产业链条,加速助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持青岛建设国家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
(十)搭建助残科技应用场景。围绕残疾人居家、出行、康复、教育、就业等领域,加快推进助残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场景示范应用。优先在“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等残疾人服务机构,打造助残服务典型应用场景?;?/span>动以场景应用牵引助残科技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残疾人测试员、体验员等,参与、支持助残科技研发应用。
四、促进助残科技应用推广
(十一)完善助残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机制。将符合要求的助残产品纳入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目录予以扶持,促进助残科技创新产品加快应用和迭代升级。定期遴选技术可靠、适宜性强、能显著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助残技术项目,建立自上而下、分类分级的推广机制,加快助残科技创新产品和技术普及。
(十二)提高助残科技产品推广销售和采购效能。在“齐鲁云采”网上商城“助残特色馆”广泛征集符合条件的助残科技产品入驻,举办黄河流域科技助残技术和产品博览会。推出一批线下体验场馆,支持助残产品上门体验。鼓励采用合作创新采购方式,促进康复辅助器具等助残科技产品应用推广。
(十三)纳入政府购买助残服务补贴目录。积极推动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普惠性强、残疾人认可的创新型产品和技术纳入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和租赁补贴目录、家庭无障碍改造目录等政府采购范围,促进形成规模化应用。优先满足残疾儿童等群体的高科技辅助器具适配需求。强化数字技术应用,促进残疾人智慧就业、智慧照护、智能康复、远程适配辅助器具等“人工智能+”残疾人服务,积极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
五、构建科技助残工作机制
(十四)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推动科技助残纳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科技创新规划、计划。建立跨部门推动科技助残协调工作机制,省政府残工委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组织协调工作,每年研究制定一批科技助残事项清单,促进科技与残疾人工作深度融合。鼓励相关部门、高水平研究型高校、科技型骨干企业之间签署科技助残战略合作协议,在资源整合、科技创新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密切“政产学研用”联系,对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十五)完善政策协同支持机制。加大省级科技计划对助残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同步投入。拓展助残科创企业融资渠道,加大“鲁科贷”“鲁科?!?/span>“鲁科?!钡冉鹑诜?/span>务支持力度。加快引育壮大助残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大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带动涌现更多助残科技创新团队和骨干企业,培育发展形成助残领域新质生产力。
相关解读:《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